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推动吉中合作迈上新台阶”
原标题:“推动吉中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实现历史性飞跃,不少学者称之为‘中国奇迹’。”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问题专家拉希德·尤苏波夫前不久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正朝着这个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尤苏波夫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赞不绝口:2020年,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7万亿美元,增速达到8.1%,占全球经济比重由2012年的11.4%上升到18%以上,人均GDP达1.25万美元。2022年,中国顶住压力,经济总量持续扩大,社会生产力持续提升。“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活力。”
尤苏波夫一直十分关注中国西部地区发展。2014年,尤苏波夫受邀赴华考察。在半年时间里,他深入中国西部多地调研。他说,得益于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中国西部各省份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地区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我亲眼看到当地政府为帮助贫困县、村脱贫所付出的努力,各级政府都将脱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推进。中国东部发达省份,特别是沿海省份也积极帮扶西部地区发展经济。在新疆南疆地区考察时,我看到一些村庄全村居民都住上了两层小楼,这些变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尤苏波夫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取得的辉煌发展成就之一,发展中国家应当认真研究、借鉴中国宝贵的脱贫经验。”
谈到吉中两国关系时,尤苏波夫表示,两国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睦邻友好关系体现在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方方面面的帮助”。他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了中国帮助吉尔吉斯斯坦实施的一系列民生工程:达特卡—克明输变电工程结束了吉电力资源分布不均、输送不畅的历史;去年,比什凯克市政路网改造二期工程顺利竣工,当地市政面貌发生了崭新变化。“还有新北南公路、奥什医院、比什凯克第九十五中学、楚河2号水渠……类似的例子我能一直说下去。”
在尤苏波夫看来,加强了解和学习吉中两国历史文化,有助于民心相通。他告诉记者,吉国内目前共有4所孔子学院,几乎所有一流院校均开设了中文课,中国每年资助吉在校学生赴华进修。留华毕业生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就业率很高,一部分人还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尤苏波夫列举了身边的例子: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的马吉特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吉当地推广、传授滴灌技术。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阿谢里已成为吉国立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教研室主任,并参与了多个吉中俄著作互译项目。
吉国立民族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已与多所中国高校建立科研合作关系。2021年,吉国立民族大学—河南大学丝绸之路学院成立。河南大学向吉国立民族大学提供了一大批现代化的教学办公设备,并划拨专款用于教学楼修缮。“联合创办丝绸之路学院是吉中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尤苏波夫对记者说:“我们希望学院能够为吉中两国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推动吉中合作迈上新台阶。”
(记者 周翰博)
免责声明:
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资料来源于网络,与本站无关。该文章内容的完整性,及时性及真实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