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付费”+“共享” 创造会展组织者学习的新模式
“每个时代都悄悄犒赏会学习的人”,相信每个人都在上下班的地铁站里看到过这句话。在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会学习的“学习型”人才显得尤为珍贵。作为需要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客户对体验的期望、客户对营销手段的期望等各方面变化的会展组织者,应该如何学习呢?或者说,应该学习什么呢?将于8月11-12日举办的“学习型会展组织者交流大会”或许能给你答案。
五大议题,紧紧围绕参会者需求
“今年的交流大会将围绕‘项目发展策略’、‘活动体验升级’、‘创新营销举措’、‘全年客户链接’、‘企业文化落地’五大议题展开。”大会的组织者马国宜告诉会展中国。
“首先是怎么向前拓展延伸,怎样让品牌具有吸引力,这是项目发展战略这个版块的信息分享目的。”马国宜表示,第二个内容板块是关于客户体验的升级,伴随消费升级,人们对于体验的期望越来越高,无论一个展还是会,在做好商贸功能之外,如果还能超越客户在体验上的预期,给予难忘和愉快的记忆,都会利于客户对品牌产生喜爱。所以大会邀请了多位同行分享,怎样给客户打造难忘和有价值的体验。
第三个内容板块是创新营销举措,这个板块既包括有现在最被热议的移动营销,也有我们还得继续优化的微信营销,常常需要考虑的病毒营销,此外还有营销领域大家需要关注的趋势-如何通过营销自动化平台的应用提升效力。在营销自动化平台应用的相关话题中,既有本土技术服务商来分享他们的探索,还有英国会议业的同行带来领先的实践指南。
第四个板块是关于业务模式。在这个板块我们有一个关键词叫全年链接,也就是如何通过和客户在一年中建立多触点联系来增强感情联系、增加业务机会。比如说,客户他只参加一年一次的展会,那你和他一年中只有三天是真正在接触。客户在营销方面有很多选择,如果我们一直保持一年联系三天的节奏,那么跟客户的感情是不够紧密的。所以我们今年邀请了九州塔苏斯、人力资源智享会HREC、德国慕尼黑ISPO展的三位同行来给大家分享经验。
第五个板块是关于企业文化落地,企业文化有凝聚团队的作用,更有规范行为体现企业品牌内涵的意图,企业文化的终极体现是企业的品牌特点以及市场与客户对此的回应。许多成功的企业都是通过打造企业文化而成功实现企业业务战略得,在这个板块分享的嘉宾既有来自国际酒店管理集团、也有来自俱乐部制业务模式的企业负责人和会展业的知名企业,他们的共性都是成功的做到了企业文化落地。
“内容价值”是核心,让参会者成为能给自己颁奖的人
内容价值、拓展视野、愉快交流是一个学习型参会者对活动的诉求。马国宜认为,学习型会展组织者交流大会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高价值信息的直接帮助:在活动中获得的一些关键性思路,大家可以应用于自己的工作、提升团队的工作效能。二是多元的经验与观点汇集让我们更加见多识广,在今后能创建更好的目标并拥有更多的行动选择。三是见到许多优秀的人会自然让我们产生信念和动力,具有长期的鞭策意义。”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每位参会者真正地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呢?马国宜表示,“今年的学习型会展组织交流大会将持续两天,从每天早上8点50到下午5点钟,除社交时段外,有20多个时段的分享。近期我们也正在和学习型会展组织者交流大会的所有内容共创者(经验分享者)在初稿基础上逐一探讨和完善内容,通过内容管理流程,努力为大家确保最优质的时间回报。”
“学习型会展组织者”是这个活动服务的群体。“对参与这个活动的追求精进的会展业同行们来说,虽然大会没有那么多奖项在现场发给大家,但在职业生涯的一个阶段,如果我们能对自己的成就感到非常骄傲,这种满足与骄傲就是一个人可以颁发给自己的最重要的奖项。人的一生如果能给自己这样的奖项,这会比其他任何奖都更有意义。学习型会展组织者交流大会的愿望是支持大家成为能给自己颁奖的人。”
“交流”是目的,“社群”+“人际网络关系”
微信和微博是近几年网络社交圈的宠儿,再往前几年有QQ和博客,再往前有MSN和聊天室。可以说是“流水的app,铁打的网络社群”。这些应用有不同的名字、功能、定位、目标客户等等,但他们本质上都是网络社群的一种表现方式。科技越发达,人们交流的渠道越多,但人们对“交流”的渴望却愈加明显。
“交流日的人群有共性、内容有针对性,并通过收费筛选了价值观一致的人群,即他们都认为知识就是生产力,这三点共同决定了这是一个有良好的经验和感情交流的会议。在整个会展行业,学习型会展组织者交流大会可能有数量最多的经验分享;从情感交流这方面来说,交流日每年的主会场都采用圆桌式摆放,圆桌代表平等,平等是促进活跃交流的条件。大会还专门设置茶歇、酒会等时段促进交流。”
“这几年我们一说社群就容易想到在线的群,其实人和人,面对面,能微笑着眼睛看着眼睛,才是更有温度的强关联社群。交流日就是属于学习型会展组织者的、有内容、有温度的社群聚会。”马国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