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的会展产业链诚信服务商 注册有惊喜

国内需求平台 企业登录中心 帮助中心|

咨询热线:18122113368

在线客服

关闭

巧用会展平台 促进城市发展

2017-07-26 11:07

     

       会展经济,是很多国家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热门话题。不久前备受瞩目的拉斯韦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等世界知名展会,都给主办城市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和较高国际关注度。国外的会展经营之道多种多样,其中不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本报今日就此推出专题报道,探讨会展经济如何给城市发展和建设注入动力。

 

  科隆:谙熟效益之道 

   这里既是“德国媒体之都”,又是“展会之都”。科隆之所以成为会展城市,同她独特的地理区位和经济文化传统紧密相联。

   被称为德国“媒体之都”、“展会之都”的科隆同时是座历史名城,办展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世纪。公元50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将科隆提升为日耳曼行省的首都,莱茵河口的地理位置使之迅速成为当地一大商业中心。到1259年的时候,科隆大主教发布命令,要求所有经过科隆的商船把货物在港口销售3天。在此期间,商品的质量将接受检验,重新包装并盖戳,这一戳印后来成为欧洲公认的质量认证。136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给予科隆每年举办两次商业展览会的特权,从此,年年举行的科隆展会随着欧洲经济和商路的发展几度起落。1922年,科隆展览公司正式成立。

  科隆展览公司公关部的阿倍尔女士向本报记者介绍,科隆的展会同她独特的地理区位和经济文化传统紧密相联。这里被称为“德国媒体之都”,有全国16家广播电台和6家电视台的总部,成为科隆世界影像博览会的依托。2009年起,科隆市政府、德国铁路公司、科隆商工贸易所、零售和服务协会、科隆旅游局等10多家机构参加了“展会之都科隆”主题活动,共同研讨展会创造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之道。活动制定了相应计划,比如在科隆国际家具展期间配套推出“科隆建筑之旅”活动,宣传介绍科隆的著名建筑物;在世界食品博览会期间举行科隆美食节和购物之夜等活动。

  展会如今已成为科隆经济的主要支柱。每年参展商给当地带来的经济贡献达到10亿欧元,创造1.1万个全职工作机会,3/4的科隆人从事服务业。科隆展览公司在国内外定期举办约70个交易会和展览会,均是25个行业业内的顶级展会。这些核心行业主要包括:通信、媒体与时尚;居室、园林与休闲;艺术与文化;食品行业;家具、室内装修与纺织品;健康与休闲;技术与环境。每年,科隆的展览会都会吸引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4万多家公司和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万观众。科隆展览公司的展览以国际性著称,平均60%的参展商和40%的观众来自境外。世界食品博览会、科隆国际家具展、科隆国际五金博览会、国际体育用品、露营设备及园林生活展览会、科隆国际游戏展、数码营销展览会及世界影像博览会等是其主要展会。

 

  2002年,科隆展览中国有限公司成立。科隆展览公司与合作伙伴在中国创办了中国国际五金展、中国国际甜食及休闲食品展览会、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亚洲风能大会暨国际风能设备展览会等展览项目。

 

  科隆市长尤根·罗特斯本人亲任科隆展览公司监管理事会主席,他对本报记者表示,办好展会对塑造城市形象十分重要,比如巴黎靠“创意之都”的标语全年举办36场展会,取得了良好效益。“展会之都科隆”也将更有效地宣传和发展自己。

 

  新加坡:主打联合营销 

   新加坡的会展经济被定位为“政府推动型”,政府并非单纯地推动会展产业,而是以旅游带会展,进行联合营销。

  “安全、基础设施完备、英文普及率高是新加坡会展的最大卖点。”新加坡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刘叔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每年来新加坡参加会展的人有400多万,不仅促进了新加坡会展业的发展,也给新加坡的酒店和零售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新加坡连续两次被国际会议协会联盟评选为“最佳国际会议城市”,连续10次荣获国际会议协会颁布的“亚洲最佳会议城市”称号,被誉为“亚洲会展之都”。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和东盟最发达的经济体,新加坡是连接西方发达国家与东南亚国家的桥梁,非常适合举办国际性会展。许多世界知名的专业展览组织公司,如励展博览集团、杜塞尔多夫展览机构等都选择新加坡作为亚太地区总部。

    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展会的规模和次数均位居亚洲前列。其中颇有名气的是“新加坡亚洲博览会”。该博览会去年第二次在新加坡举行,吸引了530家以亚洲为生产基地的优质供应商参与展览,有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地的6000多位买家入场。

  新加坡的会展经济被定位为“政府推动型”。新加坡政府的有效组织与大力宣传对新加坡会展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新加坡旅游局的展览会议署成立于1974年,主要任务是协助、配合会展公司开展工作,向国际上介绍新加坡举办国际会展的优越条件,促成在新加坡举办各种会展。

 

  新加坡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措施扶持会展业发展。2005年,新加坡政府投入1.7亿新币(约合8.68亿元人民币)用于鼓励国内外会展业者带进更多、更大规模商务活动并吸引更多高端新兴行业到新加坡来举办商务活动,鼓励更多国际组织把亚太总部设在新加坡,扩大新加坡在展览方面的国际影响力。

  业内人士认为,新加坡并非单纯地推动会展这一单一产业,而是以旅游带会展,借助电视、网络、电子出版物等多种手段进行联合营销,新加坡旅游局展览会议署每年都有计划地向世界各地介绍新加坡会展和旅游方面的情况,并在世界各地举办新加坡会展经济研讨会,积极宣传和推介新加坡在会展和旅游方面的优势。

  巴塞罗那:用活各种资源 

   一年一度的世界通信产业的标志性会展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是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盛事。根据大会主办方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的统计,今年大会的与会人数再创新高,达到7.2万人次。“巴塞罗那已经连续第八年举办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而且直到2018年都将是大会的举办地。毫无疑问,这给当地的经济复苏和企业发展带来了正能量。”加泰罗尼亚大区政府电信部主管查尔斯·萨尔瓦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为了办好今年的大会,主办方及地方政府做了许多工作。有一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今年的展会从原来位于市区的老展馆搬到了郊外的格兰维亚展馆。为了减少与会者对新展馆的陌生感,主办方甚至在新展馆门口竖起了与老展馆同样的两根金属柱,因为这两根金属柱一直是大会的地标之一。

  据主办方统计,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给巴塞罗那创造了3.2亿欧元的经济效益。大会期间,巴塞罗那上千家酒店大部分爆满,出租车司机们也享受了一把作为“稀缺资源”的感觉。一位名叫约瑟普的出租车司机对本报记者说,每年这个时候他们的生意最好。

  “会展旅游是巴塞罗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巴塞罗那拓展国际影响力、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巴塞罗那会展局副局长梅赛德斯·加尔西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地会展业的历史悠久,尤其是1929年的世博会影响深远,给这座城市留下了西班牙广场、国家宫、蒙锥克山顶公园等诸多标志性建筑。1992年的奥运会不仅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巴塞罗那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在世人心目中,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是理想的会展举办地。

  “要想在会展业上取得成功,我们要充分认识自己,知道我们能够向全世界的顾客们提供什么。”对此,加尔西亚总结了三点。首先,巴塞罗那交通便捷,与世界各主要城市之间均有航线,设有各类大小会展、会议中心。目前城内四大展馆的展区面积达40.5万平方米,固定承办的展会数量有70个,参展企业高达3.5万家。其次,巴塞罗那是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强。第三,巴塞罗那既有海滩,也有良好的气候;既有众多的星级酒店,也有大量的特色餐馆和酒吧;既有建筑家高迪不朽的设计,也有画家毕加索留下的奇异;无论是从自然条件、还是休闲或者文化上来说都极具吸引力。

  在确保自身素质过硬的同时,巴塞罗那十分注重宣传和包装。作为当地会展旅游的官方推介机构,巴塞罗那会展局于1983年成立,每年都会参加全世界的大量展会,推介巴塞罗那的会展旅游。此外,会展局的市场营销人员还会不定期地访问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综合性咨询和联络服务。对于巴塞罗那会展旅游的未来,加尔西亚充满信心:“我们是一个成熟的会展旅游目的地城市,现在我们无论是在欧美,还是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宣传推广,效果不错。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

 

  拉斯韦加斯:名气带来人气 

  有着“会展之都”美誉的拉斯韦加斯,是一座位于美国内华达州沙漠边缘的奇特城市。无论从哪个方向驱车驶入,都要经过一段杳无人烟的荒漠地带。但一进市区,见到的便是一派繁华。在蛮荒之地立足,拉斯韦加斯靠的是博彩起家、观光取胜,但会展经济真正让这座城市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拉斯韦加斯会展和观光局公关部经理海蒂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里目前有14.8万个酒店房间、近100万平方米的会议和展览场地,每年仅通过会展和观光局举办的会议或展览便超过2万个,吸引着400多万会议代表。今年1月举办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为拉斯韦加斯创造了2亿多美元的收入。

  据海蒂介绍,上世纪50年代初,当地的社区领袖意识到,由于拉斯韦加斯坐落在炎热的沙漠地带,每到夏季游客便少得可怜,有的年份直到圣诞节才迎来旅游旺季,于是决心开拓一条全新的吸引外来消费之道。基于此,这里吹响了发展会议经济的号角。

  拉斯韦加斯周围有胡佛水坝、科罗拉多峡谷以及一系列国家公园,再加上蜚声世界的博彩业、歌舞秀以及众多大酒店,推动会展经济的软、硬件条件比较成熟,所欠缺的就是建设一座富有特色的展会场所,并打响拉斯韦加斯的会展品牌。1955年,内华达州议会同意从拉斯韦加斯所在的克拉克县的酒店和汽车旅馆税款中拨出一部分,资助该县展销和娱乐部(也就是会展和观光局前身)建设会展中心。1959年,拉斯韦加斯会展中心正式对外开放,第一年就吸引到了8个会议,共有22519名来宾捧场。

  当地官员认识到,要把会展经济这盆火烧旺,除了有个好场子,还得创出好牌子。1964年8月,拉斯韦加斯会展中心的“银色穹顶厅”迎来了当时蜚声全球的甲壳虫乐队;转年,这里又成为世界重量级拳击锦标赛的举办地,穆罕默德·阿里就是在这里击败了帕特森,成为世界拳王。这些吸引眼球的体育和娱乐活动,为拉斯韦加斯会展中心带来了惊人的曝光率和知名度,前来举办展会的客户越聚越多。到了1990年,会展中心进一步扩大了展览面积,标志着会展经济的翅膀已经硬了起来。50多年间,拉斯韦加斯见证了诸多展会的兴衰起伏,但城市的会展经济却能持久兴盛。比如在这里举办的计算机经销商博览会曾经是全美吸引来宾最多的年度展会,参观者曾达到20万人次。近年来,每年1月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已成为全美人气最旺的展会,约15万人次的参展商和访客带来滚滚财源。这类会议展览为拉斯韦加斯经济源源不断地注入动力。

  悉尼:借力亚洲机遇 

  悉尼的目标是抓住蓬勃发展的亚洲市场带来的重大机遇,用足城市优势,并将在原有会展设施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升级相关会展软硬件设施。

 

  利用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的机遇,澳大利亚“靠山吃山”,一度造就了该国“矿业繁荣”。但随着亚洲国家对于资源产品需求趋缓,澳大利亚需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澳大利亚政府意识到,亚洲国家民众对于服务业的需求由于本国经济的发展也将进一步增长,在2012年底发布了名为《亚洲世纪中的澳大利亚》白皮书,明确指出,澳大利亚发展服务业要借助亚洲经济的“东风”。

  会展业不仅可以为本行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带动服务、交通、旅游、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会展业作为一个展示城市的窗口,还将助推城市的全面发展。据悉,若将展览场馆的收益记作1,那么社会总收益则为9。澳大利亚不断加强本国会展业的发展,着力为悉尼打造“会展城市”名片。2000年悉尼奥运会,成为其会展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悉尼成为著名的会展城市,首先因为其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气候环境宜人,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展强劲,人民包容友善……悉尼具备顶级会展城市的所有条件。”新南威尔士基建局新闻发言人辛迪·奥尔森对本报记者说。

  对于会展业而言,优越的基础条件仅能决定发展的“下限”;而真正决定“上限”的是配套设施。悉尼因地制宜,将会展业与旅游资源、金融业等有效结合,用足了城市优势。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悉尼有效地避免了会展设施重复建设、功能单一的情况。例如,悉尼实现了奥运场馆的持续利用。

  悉尼的会展从业人员拥有比较强的“专业性”,这不仅是所谓的“服务意识”,而且是在整个会展业中从日常服务到组织流程再到宣传公关等一系列的过程中,都体现出较高的专业性。政府平台的搭建也是悉尼会展业成功的重要一环。

 

  去年底,悉尼国际会议、展览及娱乐中心地带项目的整体改造建设计划启动。根据规划,悉尼将在达令港原有会展设施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升级相关会展软硬件设施。1988年,借举行澳大利亚建国200周年庆典的机会,达令港完成了从工业港区到会展中心的改造,实现了澳大利亚最大规模的城市复兴计划,一跃成为澳大利亚乃至全球闻名的集会展、旅游和购物等于一体的多功能会展区域。

奥尔森告诉本报记者,现有设施升级完成后,悉尼的目标是抓住蓬勃发展的亚洲市场带来的重大机遇,“预计未来每年将至少带来2亿澳元(1澳元约合6.4元人民币)的经济收益”。据悉,此次达令港升级改造项目将历时3年,带来1600个工作岗位;建成后,则将提供4000个长期工作岗位。

扫描二维码,关注会展天下,获取更多新鲜资讯↓↓↓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