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展会接地气 惠及百姓生活
6月11日,第二十届浙洽会、第十七届消博会、第四届中东欧博览会(以下简称“三会”)在宁波落下帷幕。今年的“三会”打破了以往各自为战的局面,按照会展活动内容整合为会议论坛、投资洽谈、贸易展览、人文交流四个板块,紧扣“一带一路”倡议,开展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
展会为期5天,从开幕的第二日起,宁波市民就可以到国际会展中心8号馆参与中东欧博览会,体验进口贸易带来了的便利。这也让国际展会与百姓生活实现了无缝对接,体现出其接地气的一面。
增加百姓获得感
刚刚过去的一周里,在宁波老外滩、国际会展中心和东钱湖,很多宁波市民参与到了中国—中东欧博览会相关活动中。保加利亚的肉丸、立陶宛的啤酒、拉脱维亚的蜂蜜和鱼罐头……作为中东欧博览会“人文交流”板块中的一项重要活动,“舌尖上的中东欧”为参与者带来了一场饕餮盛宴。“通过中东欧博览会,老百姓可以实实在在地增强获得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对国际商报记者说,今年6月1日,宁波海关推出了第二批6项“提速增效”创新举措,主要包括加快中东欧国家食品农产品准入进程等。“不断放宽市场准入标准、降低关税,这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全球化带来的便利以及多元化的产品。”
中国贸促会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国内消费需求的角度来说,消费结构升级让中国消费者对世界各国特色优质消费品的需求愈加旺盛,因此类似的进口博览会在国内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能够对扩大进口起到促进作用。
对于进一步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赵萍认为,首先应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中国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其次是要通过积极扩大进口更多引进世界各国特色优质产品,从而填补市场的供给空白;再次是要继续深入推进国家创新战略,鼓励企业积极加大研发技术投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刘英则建议,未来中国企业应站在国际化的角度,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绿色健康的产品。同样,对于经销商来说,应更加注重进行国际合作,努力推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消除贸易障碍。
提升消费品质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不再仅仅关注价格,同时更加追求品质和品味。“我连续参加了三届中东欧博览会,发现如今消费者关注更多的是产品的品质和独特性,比如售价相对较高的手工精酿啤酒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一家主营立陶宛啤酒的企业负责人左毅华告诉记者,三年来,公司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每年展会签约金额都在稳步增长。
在消博会上,记者在走访“品质浙货馆”时了解到,从家居用品到厨卫用品,从文具礼品到装饰用品,从各类服饰到保健品,此次消博会上展出的展品,款式更新颖,实用程度更好,性价比更高。在赵萍看来,增加对高端技术产品、服务和民生用品的进口,既为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支持,又顺应了国内消费市场的升级。“这一系列博览会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落实扩大进口政策,为积极引进世界各国特色优质产品打开了方便之门。”赵萍说,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人民对于高品质商品、世界知名品牌和各国特色优质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从供给层面来看,通过积极扩大进口可以填补国内市场供给的空白。
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进一步扩大进口。刘英说,进口博览会的举办为各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中国零售市场具有强劲活力和增长潜力,增加进口将让沿线国家更好地分享中国消费市场这块大蛋糕。
谈及展会未来的发展形势,赵萍认为,一方面,在政策的示范效应下,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及行业协会愿意参与和举办进口商品展会,从而使展会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进口商品展会将越办越专。随着类型和数量的增加,相关的市场细分越来越细化,更有利于企业根据中国市场的需要引进世界各国最适合中国市场需求的特色优质产品。
扫描二维码,关注会展天下,获取更多新鲜资讯↓↓↓
(来源:国际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