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的会展产业链诚信服务商 注册有惊喜

国内需求平台 企业登录中心 帮助中心|

咨询热线:18122113368

在线客服

关闭

新津:建设成南副中心滨江花园城

2018-01-31 09:01

  

美丽的新津 周建勇 摄

  一心三片、拥江发展

  ■“一心”:城市绿心,起到修复生态、修补功能、缝合组团的作用,让市民听得见青蛙叫、闻得到泥土香

  ■“三片”:老城、新城和花源三个城市片区,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有机融合的城市组团

  ■“拥江发展”:以岷江水系为城市发展主轴,实现新津从南河时代向岷江时代跨越

  新津,成都的南大门,古蜀先民在这里孕育了灿烂的宝墩文化,如今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未来的新津又将以怎样的面貌呈现?成都商报记者专访了新津县委书记辜学斌,以及参与新津规划编制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二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刘继华,就新津四级规划体系进行解读。当前新津已深度融入了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大格局,未来的新津将建设成为“成南副中心、滨江花园城”。

  新津城市空间格局:

  一心三片、拥江发展

  本轮规划中,新津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拓展和优化,确立了“一心三片、拥江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坚持以水为魂、组团布局、生态缝合为要素,用20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润育老城、新城和花源三大组团,以岷江为城市主轴,构建中等城市发展格局。目前正启动城市绿心打造,在三大城市片区间植入城市绿心,打造引领绿色发展的新津之心。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理念,塑造大地景观、编织田园绿道、涵养生态湿地,融入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营造“绿心润城、田在城中、田城相融”的城市特色。

  同时,实施老城片区建设。强化旧城更新、城市修补,大力推进市政路网优化升级和管线下地,积极实施纯阳片区、游河心等重点区域背街小巷改造,切实推动地铁沿线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构建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等功能平台,完善停车场、市民公园等市政配套,优化提升城市形象,着力打造文化商贸型功能区。

  实施新城片区建设。强化创新发展、产城融合,实施新经济中心建设,推进滨河路、成雅高速普兴和邓双出入口立交化改造等基础设施工程,加快明珠公园等配套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高端创新型功能区。

  实施花源片区建设。强化文创产业、优质教育带动,实施地铁10号线沿线打造,引进成都枫华国际学校等教育资源,加快启动墨尔文国际学校建设,推进中农亿盛、澳亚等商业综合体建设,着力打造文创商务型功能区。

  新津产业格局规划:

  两园一区

  新津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摇篮,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像希望集团、新筑路桥、伍田食品、得益绿色等国内外知名民营企业,成为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示范区。

  作为全市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新津是天府新区重要的产业承载地。目前已聚集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7家,世界500强企业14家,上市公司42家,交通装备上下游企业35家。2017年,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12个,16个项目竣工投产,35个项目正加快建设,201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1.4亿元、增长10.5%。位列全省十强县第8位、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16位。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新津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成都60个产业功能区发展布局,按照“‘南拓’重在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新经济成长区”的要求,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优势,坚持产业集聚成链、功能相互配套、产城有机融合的思路,加快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构建以交通装备、农业会展、运动休闲和新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市60个产业功能区中,新津占了3个。按照产业要强、农村要兴、城市要活的思路,规划了“两园一区”产业格局,着力构建覆盖全域的产业生态圈。

  东部是76平方公里的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作为成都科学城创新成果转化、新型工业和新经济的承载地,打造产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新城。

  西部是129平方公里的天府农博园,作为四川农博会永久承办地,打造农业会展行业新标杆、农业供给侧改革新平台、全市乡村振兴新示范。

  南部是54平方公里的梨花溪文化旅游区,以生态保护修护为主、兼顾产业发展,打造以文化创意、山水运动、旅游集散为特色的文旅融合示范区。

  专访新津县委书记辜学斌

  新津将呈现山水掩映、精致舒缓、现代江城的城市形态风貌

  “山水掩映”。控制滨江天际线,让出山脊线、水岸线,使山、水、城、景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精致舒缓”。城市沿山体河流错落通透,留足生态和公共空间,让人感到“高品质、慢生活”。

  “现代江城”。把岷江岸线建设成一条城市带、景观带和文化带,塑造以滨江为特色的花园城市形态。

  关于新津的空间规划和形态风貌,在本次规划中有三个特色。

  一是突出了“区域中心”,新津有成长为都市区域副中心的潜力,规划充分考虑了成都南部区域协同联动发展的需要,构建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格局;二是突出了“宜居城市”,在植入城市中央绿心的同时,沿岷江打造十里长湖、百里绿廊、千亩湿地、万亩水面,使新津成为一座全景城市;三是突出了“人本逻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更加突出人的感受,让城市更有温度、市民生活更有质感。

  在满足市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方面,一是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建设,我们将根据城市拓展提前匹配公共服务,打造15分钟公服圈;二是更加注重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地铁10号线已经实施了一年多,关键性工程已经突破,在新津境内有7座站。今后还将增加地铁12号线和21号线,出入中心城区将非常方便;三是更加注重生态优先发展,我们正在开展全域治水兴水、森林公园建设、绿道系统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着力打造滨江生态带,并对河流沿线进行规划管控,为打造滨水岸线预留足够空间。

  专 /家 /专 /访

  专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二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刘继华

  新津有条件成为成都平原独树一帜的滨江花园城市

  首先,空间结构调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新津打破了传统城市规划以功能或产业为核心的组织逻辑,以生态绿心、以岷江水系、以自然空间为核心组织要素,让优美的自然生态和蓝绿空间融入城市生活、激发城市活力。

  其次,空间结构调整是建设“成南副中心、滨江花园城”的必然要求,新津要在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下谋求发展,就需要充分对接周边区域发展平台。空间结构中的“三片”,其中老城片区重点对接大邑邛崃蒲江,联动西南腹地;新城片区重点对接天府新区,联动成都科学城;花源片区重点对接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双流和高新区,三片联动共同支撑新津战略定位的实现。

  新津具有非常好的本底特色,完全有条件成为成都平原独树一帜的滨江花园城市。在风貌塑造中最为重要的是把握好山、水、城、人的关系,在山的把握上,强调“山要见形”;在水的把握上,强调“水要见岸”;在城的把握上,要做到“精致舒缓”。山水城把握的重点都是围绕着人的体验,使市民能感知山水、亲近山水、融入山水,让独特的城市形态和特质转化为幸福的生活体验。


成都商报记者 雷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