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式会展人才培养曲高和寡?
近日,笔者应邀参加了华南理工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培养方案论证会,其由T型人才培养结构和精英式培养模式确的“经、管、新”理念,让笔者认识到中国会展高端人才培养的细分基础。
作为从业者,接触这类课题会本能地比照企业和市场需求。应该说,一名合格的会展专业毕业生日常所学即为未来行业所需。但在此,笔者认为:高校应站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为社会培养人才,而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不能走入以企业为导向,进而做企业尾巴的误区。
一直以来,业内认为,会展专业应按实际所需在丰富和完善基础上,尽可能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工具和再学习的能力。由此,会展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会展基础理论、营销、管理、数理、设计、新技术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实践中这些都需要,比如项目管理需要一定的管理知识,涉及团队组建、薪酬制度、激励机制的制定、成本收益的控制、场地规划的设计、媒体推广特别是新媒体的运营和推广、电子商务的运用等。而项目策划又需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把握,相应的文案能力等,这又是另一个层面的要求。
如此,展现在世人眼中的是,一棵以会展为概念的主干,缀满累累果实、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试问,日常工作需要起草各种报告、请示,是否需要设公文写作课;官网、微信推送,各种路演宣传,是否需要开设新闻写作课程,当然,有专业开设大学语文的,可以进行基础知识的培养。此外,会展还牵涉物流、报关、报检、知识产权保护等,是否需要开设相关的课程?此外,似乎还必须设置诸如会议、旅游、节庆等体系的课程。
然而,如何体现专业特色,避免陷入博而不专、博而不精的境地?理论上,会展业被认为是交叉学科,但现实中却沦为“万金油”“万花筒”,甚至出现一流大学,二流专业的窘境。
如何走出窘境,需要从学科设置、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的角度予以厘清。目前,华南理工论证的 T 型培养结构相对较为完善。从平行的角度来看,培养方案涵盖经济学科、管理学科、创新实践和个人素质。从纵向来看,则包涵会展基础、会展管理、会展技术和节事旅游,由此构成完备的学科体系。
与此同时,华南理工成立了两大实验室:即工程管理实验室、信息技术实验室。就学科体系建设及其配套来看,充分体现了理工科类985高校的特色。由于每届只招35至40名学生,体现了精英办学的理念。
笔者曾“极端”地认为,会展本科类学生的处境很尴尬,名牌高校会展专业学生则更尴尬,源于对会展行业的认识,作为服务行业,更加注重的是服务意识,通俗地说,需要“柔软身段”,从意识抓起,从经验积累起步。
以华南理工为例,其走的精英培养路线切合其办学特色。首先,华南理工是教育部授予的全国高校首家博士点,在节事领域具有权威地位。随着会展理论,特别是对活动管理的重视,其优势专业得到进一步彰显。
其次,作为工程技术类高等理工院校,涉及与展览密切相关的专业可以走高端路线。比如,关于展览工程和器材的设计、功能的创新和完善,同样可以作为学科深度挖掘和人才提升培养的方向。如此,则充分体现自身的培养特色。
再次,走精英培养路线,提高再学习的能力符合行业特点。如同新闻行业一样,会展人才同样具有迅速处理问题的能力。记得一家知名媒体对新闻记者的要求是三个“三分钟”,第一个三分钟是接受任务、理解任务,第二个三分钟是收集资料,第三个三分钟是撰写出采访大纲。当然,会展人没有这种时间的紧迫性,而更需要的是能够把握新接触的展览题材的行业趋势,以便较快进入角色,并精准把握行业需求。
客观地说,从“大会展”学科的角度出发,中国会展业已到了该向社会输出高层次人才的阶段。 (作者系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现代会展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扫描二维码,关注会展天下,获取更多新鲜资讯↓↓↓
(来源:中国贸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