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以科博会为龙头 打造科技会展名城
——全面解密绵阳会展业发展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扩大开放、促进经贸、服务民生、营销城市的功能作用,被誉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城市建设的“加速器”。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会展产业,明确将会展业列入八大重点服务业予以支持,产业规模和综合效益显着提升。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十佳品牌展会”,与西博会并列成为我省的两大展会,绵阳稳居全省第二大会展城市。
那么,以军民融合为主要特色的绵阳是如何“上榜”?绵阳会展业又如何对未来发展之路实现科学、合理的“挂图作战”?为此,笔者特采访到市博览局相关负责人对绵阳会展业全面解密。
回顾“十二五”,会展业发展亮点频现——
●会展规模快速增长、品牌展会不断涌现、成功培育多个商业展会,全市共举办各类会展项目(含节庆赛事)351个,会展业总收入达116.4亿元
●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展览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的绵阳国际会展中心一期、二期先后建成投用,绵阳场馆硬件水平居全省第二位,先后承办了国际会议11个,国家级、国际性赛事活动6个,会展业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交通环境大幅改善、会展承接能力增强、成立绵阳博览事务局总揽全市会展业发展全局,会展业内涵极大丰富,会展活动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发展格局呼之欲出,全市会展业实现了展会数量、质量、效益多重提升,规模总量保持全省第二
展望“十三五”,会展名城招牌更耀眼——
●努力将会展业打造成为全市现代服务业的特色优势产业。到2020年,全市会展业当年总收入突破100亿元,打响中国科技会展名城品牌,初步实现与成都、德阳、泸州等地错位发展的格局
●将科博会打造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彰显军民融合特色的国际性品牌展会;将电商峰会打造成为中西部地区最高规格的电商品牌展会;将农博会打造成为服务“三农”的品牌展会,形成全市会展业服务三次产业竞相发展的格局
●“十三五”末,全市会展业发展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55位、全国同类城市前35位,基本形成体制机制完善、设施先进、布局合理、品牌汇集、配套完备的现代会展业发展体系
“十二五”,绵阳会展业成绩亮眼——
以科博会为龙头,实现“百花齐放”
科博会2013年,我市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瞄准中国“军民融合第一展”的科博会,“十二五”期间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共签约项目1405个,签约金额2368亿元,累计参展参会国家(地区)56个(非重复统计),吸引观众136万人次,成为海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国际性科技博览盛会,蝉联“全国十佳品牌展会”。由此可见,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科博会的举办给予大力支持下,科技城依托自身完整的8大主导产业体系以及长虹、九洲等全球知名的龙头企业,以科博会为龙头的优势产业展会体系应运而生,释放了全国唯一科技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的创新动能和科技活力。科博会的连续成功举办,在科技成果交易、招才引智、项目签约、理论成果、开放合作等多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已然成为“更具特色、更高水平、更有实效、更加精彩”的国家级、国际性科博盛会,体现了展会的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搭建起了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在确立我市龙头展会地位的同时,也为全市会展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电商峰会2015年创办中国(四川)电子商务发展峰会(以下简称“电商峰会”),首届峰会共签约项目60个,合同金额超40亿元,参展观展逾30万人次,成为中西部地区规格高、影响广的电商盛会。
各类展会绵阳国际汽车展、房交会、农博会、“绵阳造”名优特新产品展销会、家居博览会、新春年货购物节、秋季商品交易会、绵州之夏啤酒节先后与市民见面。此外,各县市区持续打造的李白诗歌文化节、越王楼文化旅游节、绵阳之夏啤酒节、辛夷花生态旅游节、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嫘祖故里祭祀大典等展会也成为区域“风向标”。
“十三五”,绵阳会展业实施“挂图作战”——
多点发力,打造科技会展名城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绵阳市会展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我市会展业继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发展趋势
目前,东部地区展会向中西部转移速度加快,以四川为代表的中西部会展经济带正逐渐成为全国会展业新的增长极。我市作为全国唯一科技城、全省第二大城市,会展业发展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后发优势明显,将在国际国内会展格局变化中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我市当前正处于发展动力转换关键期、产业转型升级接续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会展业作为我市八大重点服务业之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必须紧紧抓住系列重大机遇,创造更好坏境,整合更多资源加快发展,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
总定位
打造科技会展名城,坚持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区域经济、服务对外开放主线,坚持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产业化导向,大力实施“规划先导、园区支撑、产业集聚、品牌引领”战略,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构建现代会展业体系,形成“一核引领、三区联动、多点支撑”发展格局,实现我市会展业跨越发展。
发展目标
结合区位优势、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文化特质、消费特点等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优先、兼顾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定位,立足川陕甘、背靠成德绵、面向中西部、走向全世界,以国际性、国家级会展品牌项目为龙头,以区域性会展品牌项目为主体,以地方性会展品牌项目为支撑,努力将会展业打造成为全市现代服务业的特色优势产业。到2020年,初步实现与成都、德阳、泸州等地错位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体制机制完善、设施先进、布局合理、品牌汇集、配套完备的现代会展业发展体系。“十三五”末,全市会展业发展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55位、全国同类城市前35位。
产业布局
按照全域会展理念,结合全市重点工业、现代服务业产业布局和会展资源禀赋状况,构建“一核、三区、多点”会展业空间布局,更好地服务全市产业发展培育、对外开放合作和县域经济发展。
“一核”即绵阳会展业核心区域,以高新区绵阳国际会展中心片区为核心载体,依托绵阳会展产业孵化园、北影西南影视基地(筹建)及重点产业基地等特色资源,加快会展企业集聚,加快完善会展中心周边产业、交通等配套设施,重点举办好国际国内大型展览、会议、体育赛事、影视演艺活动等高规格会展项目,将高新区打造成为集会展、餐饮、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城市商务会展功能区,成为辐射、带动全市会展业大发展的核心区域。
“三区”是指城市会议中心功能区(涪城区、安州区)、文化创意会展孵化区和生态会展集聚区(游仙区、涪城区)、生态会展集聚区(仙海水利风景区、游仙区)。
“多点”是指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和园区充分挖掘旅游、文化、农业、科教、民俗等资源,按照“一地一精品”原则,突出重点和特色,强化区域联动和共享,积极举办各类节庆赛事活动。
主要措施——
A实施“精品工程”打造产业发展引擎
绵阳的展会龙头是科博会,未来,我市必将科博会打造成全国军民融合品牌展会。
坚持科学规划,实施精准战略定位,紧紧抓住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重大战略机遇,深入对接《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十三五”规划》,立足服务国家科技城建设,坚持突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主题,坚持“2443”发展路径,即瞄准“全国军民融合第一展”“西部科技创新第一展”两大目标,坚持专业化办展、市场化运作、国际化拓展、品牌化经营“四化”方向,强化展览与论坛、采购与供应、内容设置与产业发展、品牌推广与城市营销“四个结合”,增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服务产业发展布局和转型升级、服务国家科技城建设和开放型经济建设的“三大功能”,倾力将科博会打造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彰显军民融合特色的国际性知名品牌展会。
与此同时,将电商峰会打造成中西部地区电商品牌展会,持续促进全市电商产业创新发展,助推中国西部电商城建设。此外,将大力实施“联动工程”,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会展搭台、经济唱戏”,大力实施“会展+”行动,推动会展业与一、二、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扩大项目招商引资成果。这其中,会展+重点优势工业、会展+现代服务业、会展+特色优势农业是主要“抓手”。绵阳将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立足我市八大重点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科博会等龙头展会带动作用,整合利用来展和外展两个市场资源,依托高新区、经开区、科创区及相关重点区域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大力引进培育一批电子信息、高端软件、新型材料、航空装备、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生物技术、节能环保、食品等领域专业水准高、市场潜力大的品牌展会;依托绵阳现有产业载体和资源,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内部融合,推动会展业与电子商务业、科技服务业、旅游休闲业、文化创意业、健康养老业等互动发展。
B实施“引培工程”,形成产业发展梯次
“十三五”期间,绵阳将培育提升重点品牌特色展会。立足绵阳产业、区位、市场优势,大力巩固提升绵阳汽车展、农资展示交易会、新春年货购物节、啤酒节等现有特色展会活动,不断扩大展会知名度和影响力。鼓励会展企业走品牌建设和项目研发创新之路,大力开拓新的生产性会展项目。坚持科博会龙头带动,积极打造重点品牌专业展会,以“展中展、会中会”形式加快培育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论坛、大数据·人工智能论坛等专业论坛;培育智能制造、通用航空、3D打印和工业机器人、卫星遥感、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及技术、生物、食品等领域新兴会展项目,争取设立西博会、成都软洽会绵阳分会场。力争到2020年,由科博会带动培育的专业展会占全市展会总数的30%以上。
一方面,大力引进全国性大型巡回展。将引进契合地区产业发展、具有影响力的全国性大型巡回展作为加快我市会展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持续引进中俄信息安全技术、平板显示高峰论坛、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等特色展会,争取长期在绵举办;积极引进我市重点产业以及体育、教育、消费领域综合性、专业性巡回展。同时,紧紧围绕中国科技会展名城建设,主动寻找国家战略切入点,整合利用科技、军工、科研领域重点资源,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科技会展项目向绵阳科技城倾斜,争取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科技会议、展览、创新创业赛事等来绵举办。
另一方面,鼓励各县市区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按照“一地一精品”的思路,积极整合提升文化、旅游、农业类会展项目,提升办好李白诗歌文化节、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嫘祖祭祀大典、乡村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持续办好绵阳创意设计周、科技城创意设计大赛等文化创意会展项目,联手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助推融合发展明显的地区性文旅、农业品牌展会。
C实施“孵化工程”,加快产业主体培育
紧紧围绕构建产业培育体系目标,依托高新区创建绵阳会展产业孵化园,着力打造会展业服务中心,力争到2020年引进培育办展机构及展会搭建、创意策划、会展传播、广告、印刷、设备租赁、交通物流等会展配套企业20家,逐步形成以大型会展企业为龙头,以中小会展专业服务企业为辅助,各类会展产业链企业互动发展的市场体系,推动会展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同时,积极培育和扶持本地中小会展企业发展,支持各类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媒体机构投资组建会展公司,重点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本土会展企业。
实施“智慧工程”,提升产业信息化水平,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强化产业智力支撑;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升产业国际化程度……
如今,绵阳会展未来的发展道路早已清晰。未来,绵阳会展又将如何多点发力,再创辉煌?
“接下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和科博会龙头带动作用,提高绵阳会展业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吸引更多国内外会展项目特别是高层次科技类展会论坛来绵,相信在此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国际国内会展资源会在科技城这片热土上碰撞出发展的火花。”谈到未来我市会展业的发展,市博览局局长邹士勇干劲十足、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