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企业咨讯“会展经济”要跨过 “不经济”的泥潭
热门出售信息
2018年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2018年第十四届深圳文博会冬季工艺美术精品展
求购一台立式转盘机,双工位,150吨到160吨,最好是日本品牌,年份新点5年内。 求购5年内60吨电动冲压机一台,急,
2017第66届秋季全国五金商品交易会
2017中国国际五金展
热门求购信息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近年来,我国大规模、高层次、科技派、国际范的展会越来越多,会展业发展迎来重要机遇。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展出面积突破1亿平方米,综合实力位列世界第二。但与此同时,我国会展业也面临包括管理机制不健全、专业人才不足等瓶颈,迫切需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创新突破,积极推进会展业做大做强。
(据《光明日报》)
目前国内各类大型展览馆300多个,已经超过德国而名列世界第二位。时下,打造成国内甚至是国际区域性经济城市,已经成为很多城市所确立的新目标。其中提出建设会展中心城市口号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城市已达几十个之多,但与国内会展经济火火红红表象不符的是,国内不少城市花费巨资建造的展馆多成为了摆设,展馆整体的利用率只有10%至30%。展览业在给城市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同时,也使各地会展业的“软肋”暴露无遗,会议作为一种群体活动,更是一种社会性消费,无疑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与国外不同的是,我国“会议经济”的形式类别更加繁杂,虽创造的产值庞大却质量不高。
国务院此前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我国展览业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市场化程度发展迟缓,存在结构不合理、政策不完善、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明确了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坚持深化改革。全面深化展览业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展览业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功能定位,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稳步有序放开展览业市场准入,提升行业管理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尽管目前国内有30多个地方政府出台促进会展经济发展的政策,但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发展会展经济。现在很多地方将发展会展经济等同于建场馆,不计成本搞建设、办展会。实际上这本身就是对会展经济的误解,尤其是很多地方政府一谈到会展就提出要上规模,要有国际性。近年来,各地展馆纷纷上马,而这些新建的场馆绝大多数都是由政府公共财政出资兴建,或者用土地置换、税收优惠等扶持。一些城市建展馆一味求大,明明有展馆,偏要拆旧砌新,求大、求洋、求气派,造成很大浪费。其实,这方面的前车之鉴不乏其例,譬如在美国,1984年新奥尔良路易斯安娜的专业世界博览会,因为破产,投资收益根本无从谈起。
会展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关键在于有没有市场需求。目前,全球每年会展经济的收入超过2500亿美元,被誉为“会议之都”巴黎每年要承办300多个大型国际会议,收入约7亿美元。会展业包括会议、展览、节庆等,有的地方不适合办专业性展览,但可以举办会议,搞节庆活动。因此,办展会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但不少虚张声势的展会,靠的只是政府的巨大投入,效益很难保证。尤其是,国内一些专业展会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已相当成熟,这时政府再插手、只能是画蛇添足。政府主导展会,应该有正确的定位,比如打造名牌会展、给会展经济提供协调促进服务等。
现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和旅游城市的会展经济已初具雏形,有一批相当成熟的市场主体,而更多的地方培育会展经济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发展会展业,很多地方存在着政企不分、多头管理的局面,有的地方政府还主张对会展进行干预、审批等。这种“管理”思维很容易引发谁管、谁批、谁拿钱等矛盾。因此,要防止“会展经济”不经济现象出现。政府首先要明确自身职能定位,完善发展会展经济的环境,构建新型的会展经济体制,在制定会展经济促进政策上更多地应遵循市场规则,对于外资、民营企业等投资主体一视同仁,吸引有竞争力的企业到本地发展。如果政府的出发点从“管理”改为“促进”,情况就可能大为改观。同时,各地还应因地制宜,从各自文化底蕴、独特资源等出发,才能走出会展经济的特色之路。